融合教育及特殊教育資訊網站

般咸道官立小學

促進小學生的精神健康

為了照顧學生的精神健康,本校由2020/21學年開始推廣「靜觀」活動。目標是要透過靜觀練習提升學生的情緒自控能力和專注力,從而培養學生的正向思想。

 

靜觀練習  照顧精神健康

美國卡巴金博士指出,「靜觀」是有意識地、不加批判地、留心當下此刻而升起的覺察力。面對學業和工作,無論學生、家長、教師都飽受精神壓力,我們認為靜觀提供了一個法門,讓各持份者透過專注地練習呼吸來掌握放鬆技巧,並學懂自我覺察,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況,達至改善精神健康的目標。近年,靜觀在精神健康領域上的應用備受關注。由2020年開始,我校參加了「賽馬會校園靜觀計劃」,設計各項靜觀的教學活動,並為教師及家長提供培訓。

 

團隊協作  家長參與

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統籌主任)帶領學生支援組與輔導團隊共同合作,從家長、學生和老師三個層面推展靜觀計劃。在活動開始時,學校舉行了靜觀家長講座及進行多場靜觀家長工作坊,向家長介紹學校推廣靜觀的路向及目的。我們相信只有得到家長的支持,計劃才能順利開展。

 

多元化的靜觀活動

我們舉辦一系列的靜觀活動活動,包括「心靈樽工作坊」、「21天靜觀活動」、「330靜觀小休」。「心靈樽工作坊」是藉著心靈樽講解靜觀的概念,學生可自行製作心靈樽,作為靜觀練習時讓自己冷靜下來的小工具,同學們對這個有趣的小瓶子和裏面飄浮的閃粉都表現得很好奇,心靈樽成功吸引了他們接觸靜觀這新事物。

 「心靈樽」的造型可愛,吸引學生投入靜觀活動

而整個靜觀推廣活動的重點是「21天靜觀活動」,分二十一天介紹各種靜觀練習的方式進行,例如練習呼吸、靜觀進食、保持平衡以及一些伸展的姿勢等,通過連續二十一天的靜觀聲音導航,學生初步認識進行靜觀的要訣,學習客觀地觀察自己身體的感覺及心靈的狀況,以不批判的態度留意自己的情緒和狀態,從而懂得自我覺察、提升專注力及管控自己的情緒。

為了讓靜觀持續融入生活中,我們推出了「330靜觀小休」——在多元化的學習任務下,讓學生在經歷二十一天的訓練後,仍能每天持續進行簡短的靜觀練習。這樣即使在暫停面授課堂和假期間,學校仍通過獎勵計劃鼓勵學生善用網上資源,持續地在家進行靜觀。

 

全校參與  加強培訓

學校採取「全校參與」模式的策略,每位教師都需要帶領學生進行靜觀活動,因此啟動前的教師培訓亦不可缺少。除全校教師的基本培訓外,作為計劃的先導學校之一,學生支援組及輔導團隊又各委派一位專責教師參與培訓課程。課程包括詳細介紹每個練習的獨特之處及學生版21天靜觀體驗課程的各項要點,讓參與的老師將知識和體驗帶回學校與同儕分享。

由於校情各有不同,加上疫情的變化,學校在推動靜觀時遇上不少的困難。各先導學校的種子老師會每個月進行一次的網絡交流活動,分享在校內推廣靜觀的經驗,如討論實踐時須注意的事項、示範成功推行的竅門、商議執行計劃的細節等,更共同探討學校如何把靜觀融入於教學之中。透過同儕分享,種子老師在校內推行靜觀計劃時就更具信心。通過學生、家長和老師三個層面的工作,學校已逐步建立了靜觀的文化。

「一手心口,一手肚腩……」是靜觀的口訣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雖然學校引入靜觀活動只有短短兩年時間,靜觀已植根在校園內。從教師的觀察及家長的反映中,都可看見它對學生的正面影響。學生過往在面對學習上的困難時,往往只懂得哭鬧和發脾氣,自從練習了靜觀後,他們學會用靜觀的方式,如調整呼吸,保持冷靜和正念等,幫助平復情緒。在靜觀家長工作坊上,一名家長分享了自己和有自閉症的兒子一起練習靜觀時的經歷:孩子在玩樂時情緒會較容易高漲,甚至失控;遇到困難時又容易發脾氣。但自從接觸了靜觀後,孩子開始對自己的身體有了覺察力,會洞悉自己有不快的情緒或過於興奮,通過運用靜觀的數呼吸方法,能讓自己冷靜下來,家長感覺到孩子的轉變,讓照顧孩子的壓力也減輕了。親子關係亦得到很大的改善。

教師方面,從意見調查表中靜觀計劃有助提升學生的心靈健康,因此教師們都支持繼續帶領學生進行靜觀練習。作為推行計劃的統籌主任,我明白靜觀活動並不是一種「魔法」,學生並不會立即變得專心及懂得處理負面的情緒,但看見一些最初不願意去做靜觀活動的學生,經歷了差不多兩年的學習後,他們大都樂意持續練習,我相信這一點一滴無形的累積已默默地協助學生們克服生活上種種的不如意,讓他們學懂照顧自己的身、心、靈,達致增強抗逆力。因此,靜觀練習確實能夠促進學生的精神健康。

靜觀練習有不同的動作,有助學生放鬆身體和心靈

 


返回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