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諾撒小學(新蒲崗)
特殊教育需要支援老師的職務與角色
倍增額外人力資源
為更有效地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自2019/20學年起,教育局在全港中、小學推行了「學習支援津貼」的優化措施,當中包括為符合資格的學校提供一至三個額外教席,這些教席的職銜為「特殊教育需要支援老師」(支援老師)。
在2021/22學年,本校共有三十六班,連同編制以外額外增聘約有七十多名教師。在這條件下,學校動員更多人手參與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安排六位老師分擔三個支援老師的職務,六位老師分別來自中文、英文及數學三個主要科組,負責推動學與教的支援及課程發展的工作。
設計適異課程 加強推動「第一層」的支援
除支援老師的人數增加外,支援的範疇亦涵蓋中、英、數三個主要教學科組。每個科組有兩名老師互相支持、呼應,這樣的安排會更容易在科組中推展第一層有關支援課程的設計工作。
設獎勵計劃,提升學習動機
當中,三名支援老師分別於小二中文、小四英文及小五數學開展合班分組教學,即是將小二、小四及小五年級,各級其中兩班分拆成三個學習群組,每級其中10名有特殊教育需要並需要加強支援的學生會被編入S組,由支援老師為他們設計適異課程。在合班分組的安排下,S組學生的學習動機有明顯的提升,重拾學習信心。另一方面,一般班別的學生的學習差異亦因而減少,同樣有所得益。
支援老師定期在科務會議上分享設計課程的心得、教學策略、學生學習成效等。透過分享這些成功例子,期望帶動其他老師在自己的課堂中引用以下「第一層」支援的教學策略:
獎勵計劃:提升動機、即時回饋
課堂活動:多動手、高參與
課堂活動:動手抄筆記、有利温習
分層課業:選取重點、簡化要求、更多例子、循序漸進
支援老師設計分層課業,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善用人力資源 發展校本「第二層」支援小組課程
另外,三名支援老師則負責「小一及早識別」後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在中、英、數學科上的支援。老師們參考教育局「讀寫樂:小學生讀寫輔助教材」的「識字」及「英文讀寫」單元,為學生設計合適的課後小組課程。在疫情下,不少初小學生較難跟上學習進度,需要額外而具針對性的支援,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難點後,利用網上實時教學模式舉辦「中文讀寫樂」、「英文串字樂」及「數學小組」等,在課堂教學以外,以線上支援小組課程提升學生的學習技巧。
支援老師為讀寫能力較弱的學生設計「中文讀寫樂」校本課程
為「第三層」的個別學生提供更到位的支援
本校有數位學生需要接受第三層級支援,需要編寫「個別學習計劃」,我們按這些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及就讀班級,安排了三位支援老師跟進。除了定期與任教的班主任、主科老師及家長一起開會,共同商議支援學生的方案,跟進學生的進展外,也會因應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而參與校外支援計劃。同時亦安排支援老師接受相關計劃內的培訓,學習如何有系統地分析有自閉症的學生需要,再針對學生的需要優化課堂教學、提供第二層支援安排額外小組訓練,及/或提供第三層支援為學生訂定個別學習計劃。此外,支援老師亦會協助跟進每週進行的小組或個別的課堂學習,預先為他們設計及剪裁合適的訓練課程,例如:挑選合適的短片或情境解讀漫畫,及應用現實生活例子,提升學生遵守規則的意識。
全方位支援 促進學生正面成長
有自閉症的學生面對的問題往往不只是學習層面,教導他們正面積極的方法處理情緒及行為問題,亦甚為重要。本校為個別學生提供全方位支援,安排一名支援老師專責跟進個案,除了在「全校參與分層支援有自閉症的學生計劃」的框架下為學生安排三層支援外,多位支援老師亦被安排任教這些學生的主要科目,增加觀察學生課堂表現的機會,更了解學生的變化及學習需要。支援老師亦親身與有自閉症的學生進行個別化訓練,由課堂上的獎勵計劃至每節個別訓練的題材,均由專責的支援老師策劃支援方案,跨學年跟進學生的表現,有助適時調整支援策略。
在短短兩個學年的支援下,有自閉症的學生行為及學習已有明顯的改善,除了情緒自控能力大大提升外,更學會欣賞比他優秀的朋輩、嘗試讚美同學,由此可見,支援老師成功在個案層面發揮其功能,促進學生的正面成長。
加強推動「全校參與」模式的融合教育政策
最後,六位支援老師亦分別負責跟進小一至六年級內其中一個年級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他們定期參與該年級各班的諮商會議,加強與任教班主任及主科老師之間的溝通,了解學生平日上課的表現及學習需要。此外,他們也會參與監察該年級的外購訓練小組服務,包括:專注力訓練、社交訓練、讀寫訓練等。支援老師透過同儕觀課,監察小組的服務質素;同時也可觀察學生們在小組訓練中的表現,從中把小組課堂中一些有效的策略推薦給有關的班主任或主科老師,藉此貫通三層之間的支援,以一致的策略加強對學生的訓練,亦能增強教師團隊間的合作,有利推展「全校參與」的支援模式。